防災智慧平台iSDMP  

               

 

 

 

 

 

 

總計畫 子計畫一 子計畫二 子計畫三 子計畫四

 

 

子計畫一

 

以個人為主體,家庭為本位,社區為導向的多元文化觀點

災難社區婦女防災與減災增能培力工作模式

計畫主持人: 駱慧文教授       單位: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協同主持人:謝臥龍 退休教授   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科技部計畫簡介
台灣災害資料檔案
防災培力與社區重建
幸福健康社區營造
健康智慧生活應用
跨國際防災課程
相關研究資料連結
   
重大的災難發生後衝擊著原有的社會結構與秩序,人為的處理失當將會擴大災民受災的衝擊,擁有較少社會資源的族群,往往在救災、安置與重建歷程中被忽略、被邊緣,甚至被視而不見;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公不義,更會形成結構暴力(Violence Structure),擴大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的族群與社會階級的窘境。 如若參與救災的政府機關與民間單位無視其環境與需求的特異性,以主流社會的觀點投入防救災,不但不能符合災民需求,更會造成資源分配不公的結構暴力,以及主流價值之下的階級暴力。女性常為氣候變遷下高風險災難社會的受害者,如何讓女性觀點注入救防災與重建機制,如何透過災難社區共學與增能培力課程,整合社區資源,建立社區網絡,進而協助婦女成立社區組織聯盟以及支持團體,茲以經驗交流,相互成長,培力增能,養成女性風險管理,社區共學,社區營造的知能,並在行動方案
執行中,提升女性社會角色地位,掌握社會資源,消彌對女性不利與不公的社會阻力。

聯合國婦女發展基金會(UNIFEM, 2008)對於氣候變遷與日益增加的災變,提出增加性別度敏感的行動計畫,茲以落實災後個人心理靱性、生活重建以及社區復原之預期目標;地震與颱風是台灣天然災害不斷的主因,如何與天災共存,如何在災變中累積知識與經驗,如何將文化與性別敏感度融入社區防備災與健康營造與減災相關工作,再再考驗著我們的智慧。以性別平等與多元文化的觀點,傾聽女性聲音,了解女性的需求,整合社會資源,協助女性建構在地社會社區經營平台,在培力增能之下面對未來,依據聯合國2015-2030仙台減災綱領,落實多元文化與性別主流化觀點的防災與災害風險管理政策。

本子計畫將延續科技部「高雄市石化氣爆災後個人、家庭與社區之永續智慧生活營造方略」,針對氣爆社區婦女與老人永續智慧生活社區營造行動研究三年成果,並在此整合型計畫協助之下,彙整高雄市民政系統區里長以及災難社區婦女在地組織,建構災難社區婦女防減災生活營造方略,更為第二年以滾動式檢討整合本研究之多年災難社區婦女社區健康營造的研究成果,以個人為主體、家庭為本位、社區為導向的多元文化觀點,以參與式行動研究建構跨類型(風災、氣爆)、跨地域(永久屋、都會)與跨族群災難社區婦女防減災增能培力之工作模式,並在第三年與第四年以台灣經驗為經緯,在知識動員、合作實踐與社會創新的理念中,進行跨國際婦女增能培力的防災與減災社區之比較研究。



                               power                 

計畫全文下載   計畫摘要   計畫成果報告